4 月 4 日清明当天,家里并未决定去扫墓,而是推迟一天,这正好让我有机会在 4 日去看电影首映。其实无论哪天去扫墓,我都可以推掉,舒服地宅在家里。可内心总有一种归属感,同丝线在拉扯着我,再就是好奇,嗯……就好奇祭祖时的活动,好奇祖宗与后辈的亲情关系。
早九点,约二十分钟的车程到了一公园,清明几天,园外占满了车辆,已有不少同来扫墓的人们进入园中。当天天气极佳,是个小阴天,往年在烈阳下除草,极为不快活,今年有父亲打头阵,提前将部分杂草除去,又减轻了负担。公园地偏、路也偏,我虽来过多次,仍未记得如何走,也从未想记过,若未来祭祖的主要任务落到我们这一代,会不会祖宗都难寻呢?可能也只有自己踏在扫墓的路上,才会有这番感慨吧。
说是墓,但实际上是个圆形的坟堆,又在半山腰,像梯田一样挖出一块半圆平地。在碑前摆上白切鸡,放上熟鸡蛋、白糖糕,又倒上白酒,请祖宗享用。上贡的菜除了鸡,其它的都很清淡,虽还有烧饼、艾粑粑、糯米饭等,但上贡结束后都可由后辈吃完。
再就是香火,一般都认为,香火越旺、烧得越久,代表家族兴旺。点燃一排红烛,由红烛的火焰传递给香。第一把香,应拿在碑前,站立着闭眼长思,代表你准备与祖宗对话,在心中念着对祖宗的美好祝愿,回忆祖宗对家族贡献,以表对祖宗的悼念。人们相信祭祀会换来神灵,保佑他们所期望的事,如身体健康、事业高升、爱情圆满、学业进步等。世界上混沌的事件有很多,人们在这些难以预测的事物也希望把握住,便寄予在神灵相助,以增大气运、天降机遇、祛病消灾,最后郑重拜三拜,全程都拿着香,闭着眼,走完仪式。
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从众人插香的手法大抵可以看出他的性格。表妹年龄尚小,对火光很是害怕,插香时只敢一根一根地插,而且几柱香斜斜的有些忸怩;表哥常被家里人数落做事不踏实,插香上就想着尽快了事;相比之下,姑姑就很沉稳,扫墓也出了不少力,插香时一板一眼,插歪了也会赶忙扶正。而自己还是在插香时犹豫,担心落灰烫手,使力不足,不齐不稳,与自身的决事有时不果断相符。
“烧钱纸咧,来这边!”姑姑叫大家聚过来,钱纸已经被择开,散落一地,抓一大把钱纸在烛上引火,然得很快,迅速放到地上,添些钱纸,形成一火堆。之后重复加钱纸,你一把,我一把,火势渐大,热浪传来,大家又放缓动作。当火堆大部分钱纸燃烧殆尽,中刹时出现一卷风,纸灰在空中盘旋起来,恰似祖宗显灵,以卷风回应我们。
快结束了,大家又务实起来,用带上山的大水瓶浇灭火堆,又检查四周是否又香火星。大家动身离开,但走也是轰轰烈烈的,为何?绕着坟堆,围了一圈大红鞭炮,我总觉得这太扰动祖宗的宁静,可周围已传来多次爆响声,那么有必要放一次鞭炮,为祖宗挣点面子。
父亲留下来善后,确保燃尽了鞭炮,一行人先行离开,爆声如约响起,没回头,也不必回头,祖宗踏着炮声,渐渐远去,正在天上看着我们哩!